中山大学教授团队与阿里云合作,发现全球 16 万余种 RNA 病毒

2024-10-10 15:30:43来源:北方时空

近日,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领衔,联合阿里云李兆融团队的突破性研究在《细胞》杂志揭晓,此成果在国际病毒研究领域引起极大关注。该研究不仅对全球病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亦标志着RNA病毒多样性研究实现了重要突破,宛如在病毒世界的无尽黑夜中点亮了一座灯塔。

一、科研合作,共绘病毒多样性蓝图

科研道路上,协作潜能往往催生超出独立团队的影响力。中山大学与阿里云的精诚携手,成为此理念的最佳实证。施莽教授团队凭借扎实的医学病毒学功底,与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互补,共绘出RNA病毒多样性图谱的先河。此类跨学科合作,不仅逾越了学术边界,亦为病毒学探索开拓新途。

二、LucaProt算法:病毒识别的智能革命

面对形态庞杂、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度变异性质的RNA病毒,传统发现手段遭遇限制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施莽教授团队携手阿里云,研发出LucaProt人工智能算法,犹如一把锐利的剑,划破了迷雾。该算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,对病毒与非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快速识别,独立于海量数据进行精确筛选。此创新显著提升了病毒识别速度,亦为后续研究构筑了稳固的基础。

三、病毒“暗物质”的揭露:未知世界的探索

借助LucaProt算法,研究团队在收集全球生物环境RNA测序数据中,鉴定出逾51万病毒基因组,涵盖超16万潜在病毒种类及180个RNA病毒超群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3个超群难以用常规序列同源性技术识别,被比喻为病毒世界的“暗物质”。此成就不仅拓宽了RNA病毒多样性的认识范围,亦激起了科学家对未知病毒领域的探索热情。

四、最长RNA病毒基因组的发现:进化的奇迹

在深入研究阶段,该团队揭示了一种RNA病毒基因组,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250核苷酸。此发现不仅更新了我们对RNA病毒基因组大小的理解,也开启了病毒基因组进化潜力的新视野。这一基因组像一部详尽的生命编码,记载了病毒历经的演化轨迹,并为探究病毒与宿主互动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。

五、极端环境下的病毒多样性:生命的顽强

令人瞩目的是,研究人员在诸如南极沉积物、深海热液喷口、活性污泥地带以及盐碱地等极端环境中,发现了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RNA病毒。这些病毒即便在严苛的极端环境中亦能存活和繁殖,凸显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性。此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病毒生存环境的理解,亦为探究极端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
六、人工智能在疾病防控中的潜力

施莽教授在阐述其研究时着重指出,人工智能算法在病毒识别和疾病防控领域具有显著潜力。尤其在疫情爆发阶段,其快速且精准的能力助力科学家迅速识别病原,为疫情防控争取关键时间。此观点不仅凸显了科技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核心作用,亦为未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了创新视角。

七、病毒多样性的启示:人类认知的局限

深入了解研究表明,病毒种类繁复程度远超预期。目前掌握的知识仅限于冰山一角。此发现加深了对自然复杂性之认识,并强调了谦逊与敬畏之重要性。展望未来,随着科技发展及研究深化,我们确信病毒分类体系将经历重大调整与革新。

中山大学携手阿里云的研究成果,为全球病毒学领域增添了动力与展望。该研究不仅开启了RNA病毒多样性的新纪元,还为认识病毒和防控病症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和工具。尽管病毒和生命世界的浩瀚尚待探索,我们依旧需要保持追求真理的热忱与决断。因而,我们不禁深思:未来岁月中,还有哪些神秘病毒等待我们去发现?它们又将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?让我们携手期待科学揭示更多生命奥秘。